1)第11章 生产运动_奄遗在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些日子,加入乡勇团的男男女女愈发多了起来。

  女人们跟着卢巧儿做些女工针织,男人们则跟着秦邦搞种植。

  土地平整好了,只是可种的作物并不多。

  水稻是自古以来就有之,但成熟期太长,而且产量并不高,况且只能在水田里种。

  开垦出这么多山地怎么办?

  秦邦问乡民,见过红毛鬼子来我国,带过什么吃的么?

  乡民张三问:“秦将军,你是不是要我们去海上抢他一把?”

  “什么时候到海上去抢?我们都等不及了,老老实实做农民还有点不习惯了。”张三催促道。

  秦邦皱了皱眉,说道:“简直是法外狂徒,太肤浅!整天只知道抢,人家正经做生意的,你去抢,你和海盗何异?”

  “另外,以后也不要叫我将军,我无公职,只是官府默认的一个什么百工长而已,也不拿朝廷的开支,还算不上组织上的人,叫将军我还配不上。”

  “让我想想,以后你们就叫我老大吧!”

  老大,并不是指排行,也不是指年纪,反倒是一份责任,小弟们满意的人选才叫老大。

  跟着老大混,一天饿九顿,这种老大是注定做不长的。

  “是,老大!”一群乡民边喊边笑了起来。

  男人志向当将军的倒有,而自称老大的,倒是觉得大家都是在混黑社会似的。

  “不要笑,严肃点,还是说说红毛鬼在海上带哪些干粮的事吧。”

  张三说:“老大,见倒是见过,只是好多却叫不上名字。”

  秦邦想,那我只能画给你们看了。

  现在他突然怀念起历史老师来了,眼睛里不禁有些湿润,他记得有一次历史老师讲过,哪个年代,中国引进过哪些农作物,但现在完全不记得了。

  他灵机一动,想到凡是带“洋”、带“番”的都应该是从海外传来,吩咐人拿了笔墨来,画了几十种作物,有带洋带番的,也有前生他在学校食堂吃的一些菜,并写上名字,让乡民辨认。

  果然乡民辨认出五六种来,说在海上帮人干活时,在红毛鬼子的船上看到过。

  秦邦一看,辨认出来的几个是:番薯、番茄、洋芋、花生、玉米,包心菜。

  秦邦让乡民记住这些物种的名称,等下次红毛鬼子来,去买一些回来。

  秦邦很纳闷,前三个来自于洋人或可理解,为什么花生、玉米、包心菜也是从老外那传来的呢,从名字上却看不出。

  其实花生在嘉靖年间进我国叫洋豆,包心菜叫洋白菜,至于玉米叫什么,无从考据,看不出一点舶来品的样子,老百姓叫包谷或棒子。

  秦邦没在福建待过,玉米在闽南语里叫:番麦。

  了解农作物真是不容易,不但要懂历史还要懂方言。

  说干就干,乡民们办事效率倒是蛮快,一周后就托人从海上购得这些农作物。

  秦邦问,能买到辣椒种子么?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3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