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6章 关内动荡_唐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韦扶风随手放了茶碗,吩咐近卫准备休息,他急切回去南方的原因很多。

  一是需要维护五伯父的权威面子,保持和睦关系。

  二是认为越是晚归,通过西汉水路途的风险越大,今日至,明日就悄然离开,能够起到惑敌的出其不意。

  韦扶风原本的计划是南下,南下一是巡视地方,加强统治。

  二是扫除岭南的割据势力。

  三是密切关注浙东董昌称帝之后的局面,以便及时做出应对。

  算算日子,林泉统领五千军力去往浙东,应该抵达了睦州。

  韦扶风担心林泉此去的风险,五千军力孤军深入驻扎,被覆灭的可能性很大。

  次日,天蒙蒙亮,韦扶风和十个护卫悄然离开守卫森严的居处,乔装融入行商队伍。

  十个护卫充当了行商护卫,韦扶风则是成了一个脚夫。

  韦扶风一身羊皮袄皮帽,脚上穿着牛皮靴,脸上蒙着布巾,整个人捂的严严实实。

  他负责牵着一头驮着药材的川马,混在队伍里徒步出发。

  一路向南,寒风凛冽,雪路漫漫,做为脚夫的韦扶风,完全融入行商队伍,与其他脚夫同吃同住,从不与护卫说话。

  主事石虎也不特意接触,他也沉默寡言,表现的畏畏缩缩。

  日子在艰苦的徒步中过去,一路非常的顺利,走过渭州,成州,直至进入兴州。

  在兴州遇上凤翔军的盘查,凤翔军也只是大略看一下货物,对于人员不予理会。

  直至在兴州登上南下的船只,韦扶风松了口气,感叹自己,勇气不如了当年。

  而就在韦扶风登船的时候,一场由河中府引发的关内动荡拉开了序幕。

  乾宁二年(895)二月,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去世。

  主管河中府军力的行军司马王珂,自称受军中拥戴为节度使留后,向朝廷请任河中节度使。

  王珂上书朝廷请任的同时,王重盈的两个亲生儿子也上书朝廷。

  辩驳王珂非王重盈亲子,也未曾被王重盈指定为继承人,向朝廷请求王珙接任河中节度使。

  各自争任的结果,朝廷都没有准奏,而是外任宰相崔胤为河中节度使。

  崔胤出身名门望族崔氏,进士及第,曾经在王重盈治下任职过辅官,后进入朝廷任职,如今官职为兵部侍郎,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  朝廷外任崔胤,自然是想控制河中府,但事实上纯属一厢情愿。

  大唐朝廷回复的结果,王珂和两个堂兄弟根本不予接受,立刻抛开朝廷,自行展开了武力角逐。

  三月初,陕虢节度使王珙在潼关军韩建的支持下,合兵五万渡过黄河进攻河中府。

  黄河之西的保大节度使王瑶,也出兵两千驻扎黄河西岸丹州,做出渡河进攻的声援姿态。

  一直关注河中府事态的李玉珠,获得斥候回报,传令驻扎绥州的童山出兵。

  童山率领大军南下进入延州,坐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3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