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【第506章】左光斗,录事参军_锦衣杀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左光斗有这样的想法,一点都不奇怪。【阅读网】几乎每个文官,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,都会第一时间想到,祸水北引,怂恿徐兴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,碰个你死我活的。在他们看来,徐兴夏的战斗力,就算再强,想要消灭那些游牧民族,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如果双方大打出手,两败俱伤,最终得益的,肯定是明王朝啊。

 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,几乎没有那个游牧民族,是被中原王朝消灭的。注意,是消灭,不是打败。匈奴不是,鲜卑也不是,突厥也不是,鞑靼人也不是人。这些游牧民族,都是被新兴的游牧民族消灭的。好像匈奴是被鲜卑人灭掉,鲜卑人又被突厥人灭掉等。当然,他们被中原王朝击败,实力严重受损,也是重要的原因。

  好像唐朝时期的突厥,实力曾经一度非常的强大,连唐太宗李世民都不得不一度和他们议和。但是,经过李靖等人的不懈打击,突厥人的实力不断削弱。到唐明皇的时候,突厥人的实力,已经降低到了谷底。唐明皇再不断的派遣大军突击,最终将突厥人全部打散。作为一个整体,突厥人不复存在。在突厥人的尸体上崛起的,乃是黠嘎斯、回纥、党项、契丹等多个少数民族。

  现在的鞑靼人,颇有点当初突厥人的气势,控制的区域也是相当的广袤,骑兵的数量也是相当的多,也是时不时的南下袭扰大明朝的边境地区,让明朝上下都感觉相当的恼火,却又无可奈何。大明朝的强盛时期,远远没有唐朝那么长久。从大明立国到土木堡之变,仅仅过去了八十年的时间。土木堡之变以后,明军就完全丧失了对外的战争主动权,从来都是被动的防守。

  到后来,连被动的防守,都变得不可行了。鞑靼人的侵袭,几乎已经成为常态。到嘉靖的时候,鞑靼人又给了明朝一次很大的震撼,那就是围困京师。到隆庆时期、万历前期,由于张居正、戚继光、李成梁等牛人的出现,九边重镇的情况,稍微好了一点。然而,在张居正、戚继光、李成梁等人相继去世以后,情况又开始恶化了。

  作为宁夏镇的知府,左光斗非常的清楚,以前的宁夏镇,在面对鞑靼人的时候,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。而现在,白衣军控制宁夏镇,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。这里面的反差,的确是太大了。以致心志坚定如左光斗者,都不能不为之心动。毕竟,只要是人,都不愿意被大人欺负不是?如果能够反过来欺负鞑子,那就更好了。

  徐兴夏现在,恰恰好是可以反过来欺负鞑子的典型。以前一直袭扰宁夏镇的鞑靼人海勒金部落,被徐兴夏完全消灭了。而一直以来让宁夏镇的军户噤若寒蝉的鞑靼人箭神莫曰根,在徐兴夏的面前,也占不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3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