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【第216章】或许,有机会提升千户?_锦衣杀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来自后世的徐兴夏,对于自己的危险处境,是绝对不会掉以轻心的,更加不会将别人想得人畜无害。他是深信鲁迅先生的话,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。他不会将人想得最坏,只会将人想得更坏。在明末这个混乱的时代,好人早就死光了。能混出来的,没有一个不是铁石心肠的。

  在贪污[***],官官相护,结党营私方面,明末绝对是历史的巅峰。明末的党争,比唐末还要更加的复杂。东林党、浙党、齐党、昆党、楚党、宣党轮番上阵,大家完全是对人不对事。在这样的政局下,下面的各个地方,自然也是混乱一片,根本不能以常理来形容。如果自己过于相信后世的评价,那绝对是要完蛋的。

 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。这次上头召集前往宁夏城,他不能不去。如果不去的话,就让上面有了更多对付自己的理由。但是,如果去了,就要保证自身的安全。万一遭受到围攻,必须想办法迅速的脱身。因此,徐兴夏的基本谋略,是脱身为主,绝不纠缠。只要能脱离宁夏城,回到威镇堡,回旋的余地就大了。

  要做到这一点,当然要准备一些必要的逃跑工具。好像拓跋苏手下的那些飞铙,就是很不错的攀爬工具。飞铙一甩,直接勾在城墙上,蹭蹭蹭的爬上城墙,然后又蹭蹭蹭的翻下来,不是不可能的。只要自己的动作快,即使官军大量涌上来,也拦不住自己。拓跋苏都能做到的事情,徐兴夏相信自己同样可以做到。

  当然,在宁夏城的外面,安排接应的人员以及速度足够快的战马,也是必须的。只要上了大宛马的马背,宁夏城的追兵,就不用惧怕了。他们要是敢追上来,自己一定会叫他们的好看。只要射杀几十个追兵,估计其他人就不敢继续猛追了。在宁夏城里面,是敌人唯一有机会下手的地方,一旦离开宁夏城,徐兴夏就无所畏惧。

  为了锻炼自己的逃跑本领,徐兴夏拉着张全复,在威镇堡的城墙,反复的试验,看利用什么样的角度,甩出飞铙,攀爬城墙,才是最快捷的。同时,在攀爬的时候,使用什么样的姿势,才能有效的躲避火枪和弓箭的射击。如果成功的爬上了城墙,又要使用什么样的武器,才能最快的将守军击溃,从而顺利的从城墙上滑落下去。在下去城墙以后,又要以什么的姿势,迅速的逃跑,才能尽可能的避免来自后面的火枪和箭矢。

  不得不说,这样的训练,的确相当的有趣。徐兴夏很快就熟练的掌握了其中的大部分技巧。对于自己的悟姓,徐兴夏自我感觉,还是很满意的。只可惜,他的这些技巧,都只有张全复一个人知道,其他人都是不清楚的。如果别人看到徐兴夏正在苦练逃命的本领,没准儿会有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3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