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49章 三堂会审(上)_蒸汽大明:别再叫我监国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大门,上书明镜高悬,还搞了两头石狮子。

  看的出来工期很赶,狮子石雕刻的模样还是欠缺了一点精细,大门和后面的建筑显得格格不入。

  “五弟,这是什么风格?”

  “三哥有所不知,因为工期太赶,来不及这也是权宜之策,本打算在边上建造一座公堂,但是怎么算都来不及,我索性就将这座教堂改了改门面用上了,教堂就是咱们那边的寺庙。”

  “啊?在寺庙里面审案子,这不合规定啊。”

  朱瞻墡耐心的解释道:“三哥有所不知,他们这边和咱们那边有点区别,几乎人人都信教,所以一般审判都在教堂里面,咱们这算是入乡随俗。”

  走入教堂之中,那偌大的教堂保留了原来的穹顶和色彩艳丽的壁画,公堂的背后是圣母像。

  “五弟,这又是圣母?”

  “你可以理解为送子观音。”

  “啊?”

  满脸愕然之下,朱瞻墉被请到了上座,朱瞻墡则是在他边上找了吧椅子坐了下来,而他们的面前,座椅略微低一些的三个位置是三堂会审的主审官。

  御史台都御史李时勉,这是老熟人了,为人刚正不阿,直言善喷。

  大理寺寺卿苏隽,三人中他最年轻,大理寺有时候得涉及皇家内院,所以得是皇帝心腹之人。

  代刑部尚书顾佐,人称大明包拯,为应天府尹为人清正,因为现任的刑部尚书年事已高了,不便远行所以让熟悉审判的他来代理,这也是他往中枢走的一个机会。

  昨夜朱瞻墉看美人跳舞的时候,三人可是通宵达旦将案卷全部理了一遍,难得三人还能保持着精神奕奕。

  毕竟他们三人才是主审官,朱瞻墉是皇家代表,所以不能让审判出任何的差池。

  审判开始之前,三位官员一起向着两位殿下行礼,苏隽问:“越王殿下,海王殿下,等会审判郑和一案,涉及者皆是异国王室成员,而且所涉及之事,关乎郑和的名誉两位殿下的安全,公开审理是否欠妥。”

  他思前想后还是觉得朱瞻墡主张的公开审理对郑和的名誉不好,郑和受辱的历史将会被公之于众,而朱瞻墡要的公开审理是让周围的百姓都可以来看,事情的经过一定会被人不断的发酵。

  “安全问题不用担心,所有进场的民众都会被完全搜身,而且有座位,多余的人只能在场外听,我安排了几位翻译在场全程翻译审案子的过程。”

  “至于郑和的事情,我要郑和的死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,郑和所受的屈辱会换来整个大明百姓的自强,公之于众,强我国民意识。”

  朱瞻墡如此的坚持,三人就看向了朱瞻墉,朱瞻墉便说:“五弟,是否再考虑一下,却是对于郑和的个人声誉不妥。”

  “三哥,历史上苏武历尽艰辛,留居匈奴十九年,持节不屈,后人谈此经

  请收藏:https://m.3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