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很讲道理方主任_全职国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“那是马银良的事情,和我有什么关系?”

  方浩洋笑呵呵的: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,人家冷岑想来我这边,那是他马银良没本事,当初想要挖方寒的人多了,沪上医院,燕京医院,也没见方寒和谁走了?”

  现在说到这个话题,方主任那是越发的嘚瑟。

  是啊,当初方寒又不是没人挖,怎么没人撬得动自己的墙根呢?

  要说方寒最初来他的急诊科是意外,后来那么多人挖方寒也没走,难道都是意外?

  在这个事上,方浩洋其实还真值得得意。

  方寒当初没去燕京医院,没去医附院,除了有系统的缘故之外,最主要的其实还是方浩洋的想法和理念。

  去燕京医院之前,急诊科这边就开始有动作了,方浩洋的一些想法,一些规划,方寒是认可的,也愿意和方浩洋一起去尝试。

  有时候眼前利益固然重要,可前景和未来也是不能忽视的,冼奋为什么来江中院,其实也是因为这一点。

  就像网上的很多段子还有视频,什么我只是为了钱,你不要和我谈理想,也有,我知道你们是为了钱,不和你们谈理想什么的。

  是,对大多数人来说,眼前的利益,工资什么的确实重要,可真正想法,想要走得更高,走的更远的人还是要看前景的。

  一些初创团队,工资待遇并不高,最初可能天天吃泡面,甚至还没工资,有人都能跟下去,为什么?

  正是因为前景。

  有付出才有未来,现在苦一点,等出了成绩,那都是元老,可能还会持有原始股份,就说跟着老马的那群人,最初跟着的一直到最后的,哪个现在是一般人能企及的。

  对搞医疗和科研的人来说也是一样,眼前的受益是一部分,未来的前景也是一部分,如果真的走出特色的路子,出了什么成果,到时候一朝扬名。

  方寒有着系统,他的追求就要比大多数人更高,除了眼前的利益,方寒自然也想为中医做点事,中医到了现在确实需要找出路,而方浩洋的有些想法确实是很不错的。

  如果在中西医结合这个路上江中院走出自己的特色,有了更好的成果,让世人看到中医在医疗方面的地位,那么是不是会给中医带来更大的好处呢?

  这个成败暂且不说,最起码想法要有,方寒愿意跟着方浩洋去尝试。

  “呵呵,我可是听说你老方当初屁颠屁颠的去了燕京医院,生怕方寒跟谁跑了。”

  任海强笑呵呵的,不过还别说,这一点方浩洋确实让人没的说,科主任能追到燕京去,也算是不要脸了。

  当然,在这一点上也只有当事人方寒明白,其他人其实大都是觉得方寒念旧,不愿意走,在这个认知上大多数人确实是忽视了方主任这个因素。

  要没有方浩洋,方寒是真有可能走,燕京医院能提供的平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3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